焦慮與不自信該怎麼辦? 靜坐增強自我覺察能力,讓我從根本解決問題

Bess Chen
Jun 9, 2024

--

本文大綱

  1. 靜坐起源
  2. 學習靜坐的過程
  3. 靜坐是學習的反向=解
  4. 從靜坐中獲得的體悟
  5. 當焦慮再度來襲
  6. 與20歲的不同之處
  7. 對自己靜坐的期許
  8. 附錄-其他推薦的身心靈素材

靜坐起源

我有一個特別的爸爸,從小不要求我認真讀書,只有靜坐他再三囑咐,但背骨的我直到20歲我才開始認真坐,因為當時的我遇到人生第一個大的低潮。

看著周圍的同學都很厲害的樣子,我對自己很沒自信,因為在可以比較的成就項目中,我顯得很普通,成績普通、社團當幹部也普通。

這個沒自信讓我陷入了一個滿長的負面情緒,會覺得自己很沒用,後面也影響我沒自信去爭取當時人人搶著去的實習、交換學生的學校。

記得當時腦裡常常雜念叢生,為了讓自己可以靜下來,我開始認真靜坐。

然而,內心混亂的時候,靜坐只會感覺到雜念叢生,整個靜坐過程就像是跟雜念在拔河,進不去所謂"靜"的狀態。

學習靜坐的過程

我所學習的靜坐體系叫"全程靜坐",是一套跟宗教無關,不講究外在的術,像是吐納、觀察呼吸、盤腿…等。

學習上比較多引用的相關理論多來自中國哲學體系(儒釋道為主),其中我覺得最接近的應該是禪宗,禪宗要旨為:「教外別傳,不立文字;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」。(*這邊的引用比較是作為輔助理解,但不是指體系的承襲)

「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」講的是「覺的過程」,是我學習全程靜坐中覺得最特別,但也是最困難的地方。深深讓我感覺到越簡單,越是不容易掌握。

可能大家會想,沒有外在可見的步驟依循,到底怎麼坐,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進步? 我當時也是半信半疑。

光是剛開始要進入老師說的意識狀態-沒有做什麼,是什麼就是什麼,真的就想破頭,而且越想狀態越糟糕。

直到我不再緊抓著念頭,跟雜念共存,到後面隨風而逝,我才懂什麼是好的意識狀態。

靜坐是學習的反向=解

靜坐跟學習不一樣,學習是不斷吸收外部資訊,並內化到自己的腦中與行為面。靜坐是"解",把學習的過程中被制約的東西化解。

就像小時候講話常常亂講,然後被大人說沒有禮貌,而所謂的禮貌是一種社會秩序,但同時也是制約的框架,這個框架會隨時代與文化體系而有不同。

像是在華人的文化體系中,晚輩如果直接稱呼長輩姓名,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的事,但西方文化是很正常的事。

制約背後所隱含的是社會秩序和大眾主流看法,但它不是絕對的,但人往往被這些制約壓得喘不過氣,許多的負面想法從此而生。

這時,靜坐提供了一個好的途徑,讓我們得以釋放被制約的心靈。

從靜坐中獲得的體悟

現在我對靜坐的看法是,它是一個可以讓人看到生命本體的方法,很像小時候什麼都不知道,什麼都不會時,內心其實是澄澈乾淨的,那時候的我們對什麼都充滿好奇心,天不怕,地不怕。

只是隨著我們長大,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了解了這個世界與社會運作的方式,無形之中也加了很多的束縛。

而我們需要讓混濁的雜念得以沉澱,唯有沉澱後,我們才會看到底層最真實的模樣,而這就是靜坐的最大好處-提升自我覺察能力。

當焦慮再度來襲

雖然學習了靜坐好多年了,但心情還是會因為際遇而起起伏伏,像是先前寫作的當下(2024/1/22),其實我的心情滿低落的,我問自己為什麼會感到焦慮害怕

原因一: 工作上的東西,像是各種產業報告讀不太下去,找不太到著力點

原因二: 好像對財金的興趣普通,但已經花了大把時間在這個上面

原因三: 擔心無法回到半導體業

詭異的是,如果別人來問我問題,我幾乎都可以輕易地解決,但我卻無法處理好自身的問題,而且這個問題會讓我生活非常沒有動力

嚴重的時候甚至擔心自己會沒有工作,生計會有問題,但明明自己也不過30歲,而且存款也非常足夠,保險該有的也都有,為什麼還是這麼害怕?

當下的我變得很不喜歡跟別人互動,討厭回Line訊息

與20歲的不同之處

記得我這次跟靜坐老師對談時(4月底),她說如果20歲的狀況是十分不好,那現在應該只有3分不好吧! 因為你很清楚自己的內在狀態,只是個性比較急,所以容易引發焦慮。

後來大概在5月中整個人恢復到滿好的狀態,而且把20歲時候的心態問題也一併解決了,這次還有搭配自信教練的文章,去思考過去的內在心智設定,反思自己在接收外部資訊時,我心裡怎麼去解讀這些東西,而這些又如何影響我的判斷。

現在我回想整個過程,如果沒有靜坐讓我的自我覺察夠強大,可能我一輩子都在這個輪迴中打轉。靜坐讓我知道

  1. 工作上適合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我,讓我不會逼自己去做不適合自己的事,反而去思考什麼方法才是可以發揮我天賦的。
  2. 知道現在狀態不好,那就周末給自己多一點獨處的時間
  3. 誠實面對自己內心想要的東西,而不是隨波逐流,盲從社會主流價值觀

對自己靜坐的期許

全程靜坐把靜坐共分成6個學習進程(基礎、初級、養成、道心、高級、研究班),我自己目前的學習進度在研究班,靜坐狀況大約在高級班。

學習靜坐有趣的地方在於覺會隨著靜坐的進程往後走,會越來越明顯,讀者到這邊可能有點難理解我在說什麼,覺最適合的英文單字應該是awareness,但我認為awareness是包含於覺之中,覺包含對潛意識的感知,而這部分是在道心班後比較能覺察的,我自己的靜坐內在經驗是道心班之後,很像陸九淵說的「宇宙即是吾心,吾心即是宇宙」的感覺,因為意識寬廣,對自己的洞察與對外在的洞察會更加細膩,也會有種氣度自生的感覺。

目前高級班這個進度,我大概已經停滯了3年左右吧! 希望隨著這次內在心智設定的調整,讓內在思慮更為開闊,我的靜坐也可以向研究班邁進。

附錄-其他推薦的身心靈素材

如果有身心靈相關的問題,除了學習靜坐外,也推薦以下的素材喔! 可能很多人過去都忙碌在學業和工作上,忘了跟自己的心對話,這些素材可以讓你靜下心來好好沉澱一下。

身心靈相關書籍

我可能錯了

也許你該找人聊聊: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,以及我們的生活

人生4千個禮拜

重啟人生: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,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

這一生,你想留下什麼?:史丹佛的10堂領導課

愈平靜愈有生產力

真實小姐

自我照顧相關文章

佐編茶水間-【 我,是誰? EP.1 -10】

【 我,是誰? EP.1 】看似人生勝利組,為什麼卻不快樂?我到底怎麼了?

--

--